耀邦环境:以物联网、大数据技术助力垃圾分类
2022-03-01 16:26:2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垃圾分类这行最难做的是什么?就是习惯养成。

全球十几个发达国家垃圾分类的进程,动辄需要两代人、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垃圾分类完善的系统。但中国需要在“十四五”规划的五年间,在14亿人口中推进,这是很艰巨的任务,必须要很多有公益心的企业参与进来,通过教育和服务,帮助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。

垃圾分类试点

以耀邦环境环卫市场化项目为例:通过有偿激励和公益推动的柔性引导方式,推动了超过数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。耀邦环境率先在阳泉郊区淑华园、雅馨园、珍宝园三个小区进行智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,项目覆盖约4500户小区居民,共投放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53台(套),设立垃圾分类督导员多名,对现场设备进行管理并引导居民正确投放。鼓励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,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、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置水平,改善居民生活环境。截至目前,耀邦环境在当地共投放大型智能垃圾分类设备53台,注册人数4000多人,投放垃圾次数达到10万余次。

多种渠道宣传

耀邦环境利用垃圾分类设备液晶显示屏、微信公众号、宣传板、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页、电视台等多种形式,图文并茂,影音俱全的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及工作推进情况,进一步营造当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氛围,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。并实行试点全天候的定点宣传和上门宣导。

依托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

据耀邦环境相关负责人介绍:耀邦智能分类系列产品前端以智能垃圾六、四、二分类回收机、积分兑换机为核心硬件产品,以耀邦APP和小程序软件回收体系为载体,以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环保信用体系、智能运营系统等为抓手,在小区、学校、商业区等区域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;在后端建设分拣中心,打造垃圾分类两网融合新模式。

“我们的智能回收机主要进驻在社区、高校、CBD等公共场所。”在耀邦团队的设计下,耀邦智能回收设备获得了专利、软著几十项,涵盖视觉AI识别、智能垃圾追溯、大数据智能分析、远程控制、人脸识别、箱满预警、智能称重、智能报警、智能防夹手等智能科技技术。

科技手段助力碳减排

“大多时候,公众意识不到进行垃圾分类的意义。我们通过科技手段,让每一次垃圾分类行为实现的碳排放减少可视化,让居民看到自己正在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。这种成就感能够促使他们持续的进行垃圾分类行为,最终推动全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。“耀邦环境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做好前端垃圾分类是最有效的减排措施,前端做得越好,后端会越高效,带来的减排效益就会越显著。除了日常的垃圾分类,我们还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践行低碳生活,比如节约用水、节约用电,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,绿色出行等等,争做一个“低碳”人士。

文/耀邦环境公众号,ID:HBYBHJ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